2025年兩會期間提到水利部實施“人工智能+水利”行動,DeepSeek通過開源和低成本部署降低AI門檻。關于李國英部長在2025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的講話,其中提到完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等。
首先,李國英部長在講話中強調數字孿生水利體系的完善,人工智能+水利行動,水利新質生產力,以及提升四個能力: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這些都是智慧水務和水利發展的重點方向。具體如下:
一、?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建設?
?智能感知設備與數據采集?:布局高精度水文監測傳感器、遙感設備、物聯網終端等,支撐流域全要素動態感知?。
?建模與仿真技術?:開發水利數字孜生建模工具、多維多時空尺度仿真平臺,助力防洪調度、水資源優化配置等場景決策?。
?跨部門數據融合?:構建水利數據中臺,整合氣象、地質、生態等多源數據,推動跨領域協同治理?。
二、?人工智能+水利深度融合?
?行業大模型定制?:針對洪水預測、旱情評估、工程調度等場景,研發垂直領域AI模型,提升災害預警精準度?。
?低成本部署解決方案?:提供輕量化AI算法、邊緣計算設備及開源工具鏈,降低中小型水利單位技術應用門檻?。
?智能運維服務?:開發水利工程設備智能診斷系統,實現故障預測與自動化維護?。
三、?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提升?
?洪水智能預警系統?:集成實時雨情、水情數據分析,構建流域級動態風險預警平臺?。
?工程調度優化?:參與水庫群聯合調度、蓄滯洪區智能管控等系統開發,提升防洪減災效率?。
?抗旱應急響應技術?:研發旱情監測與水源調配一體化平臺,支撐跨區域水資源應急調度?。
四、?水資源集約化與生態治理?
?智慧節水技術?:開發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等場景的智能計量與優化控制系統,助力節水型社會建設?。
?管網漏損監測?:布局城鄉供水管網智能監測設備,結合AI算法實現漏損定位與修復?。
?水生態保護系統?:參與河湖生態流量監測、污染溯源分析等平臺建設,強化生態修復技術應用?。
五、?水利新質生產力培育?
?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針對古賢水利樞紐等重大項目,提供BIM+GIS一體化設計、施工無人化等技術服務?。
?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參與國家水網數字化底座建設,包括北斗導航應用、水利專有云平臺等?。
?綠色技術創新?:發展清潔能源驅動的水利裝備、生態友好型材料,推動行業低碳轉型?。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是一個具有承上啟下意味的重要節點。雖然在兩會期間沒有直接提到十五五規劃,但根據李國英部長講話內容可以推斷規劃可能圍繞以上這些方向展開。因此,杭州邁煌科技有限公司今后機會應圍繞這些方面逐步展開。我們本身就是做智慧水利水務管道安全監測系統的,都有成熟的智慧管網解決方案,管線水錘及漏損監測系統(水聽器+高頻壓力傳感器)、光纖水聽器偵聽傳感系統、大口徑pccp管道斷絲監測系統、分布式光纖管道泄漏傳感系統、分布式光纖管道應變監測系統、灌區工程管線安全監測系統、城市綜合管廊信息化監測系統、抽水蓄能電站水庫壩體滲漏監測系統(主要用到光纖光柵傳感類產品)、市政管網管道漏損監測系統(主要運用PND22管道噪聲檢測儀)等,軟件硬件完全自主,杭州邁煌的管網管線監測平臺以物聯網為依托,以智能測漏算法、水錘智慧算法、空間分析、GIS等技術為支撐,實現對管道的危害性壓力瞬變、爆管以及漏水等的全方面監測。為管線安全、管線優化調度、安全評估、管道泄漏等多個業務層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在確保管路安全運行的同時,在經濟效益,調度模式以及管路設備監測多方面的業務應用需求。
接下來,杭州邁煌科技根據機會點。例如,數字孿生水利體系需要智能感知設備、建模工具、仿真平臺,所以我們可提供傳感器、建模軟件等。人工智能+水利需要大模型應用、數據分析,可以開發行業模型或提供解決方案。水旱災害防御方面,洪水預警、智能調度系統是關鍵,可以參與監測設備和調度平臺的開發。水資源管理方面,智能節水、管網監測、調配系統是機會。生態治理方面,水環境監測和生態修復技術需求大。另外,低成本部署和開源工具也是我們可以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