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
大灌區潤澤大糧倉——“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系列報道之一
千里長淮 出山利民——“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系列報道之二
一池碧波潤鶴城——“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系列報道之三
打磨崗何以成全國灌區水效領跑者——“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系列報道之四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當前,河南省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期,正是夏糧生產關鍵期,也是抗旱防病蟲害攻堅期。而水庫灌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農業節水的主力軍,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是灌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河南是我國WEI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四大流域的水庫灌區,見證我國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
1、黃河流域水利名片-趙口引黃灌區
趙口引黃灌區是全國第四、全省DI一大灌區,始建于1970年,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范圍涉及鄭州、開封、許昌、周口、商丘5市13個縣(區),在地理位置上正處于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的重點地區?!霸谶@個規劃中,河南的任務是糧食增產100億斤,而趙口引黃灌區承擔的任務是9.77億斤,占全國糧食增產規劃的近1/100,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意義重大。”河南省豫東水利保障中心趙口分中心主任李廣輝說。
大灌區有大擔當。去年6月15日,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正式通水,新增灌溉面積79.1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56.31萬畝,功能上實現灌排合一。去年年底,趙口引黃灌區西干渠完成部分段清淤,灌區輸水能力進一步增強。
2、淮河流域水利名片-出山店水庫
出山店水庫是淮河干流上游WEI一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供水,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庫。
出山店水庫的建成,使淮河干流王家壩以上的防洪標準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近20年一遇;對淮河中游有明顯的削峰作用,減少王家壩以下蓄滯洪區的啟用概率;為下游保護區內170萬群眾及220萬畝耕地的防洪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眼下,距離河南正式入汛還有近一個月,但出山店水庫早已嚴陣以待。
庫區登記在冊的防汛搶險隊伍有300人,每年汛前都會開展實戰防汛演練;庫區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機制,確保信息及時響應;庫區現有72個雨量監測點、3個遙測水位站,能夠實時監測雨水情變化,確保雨水情信息傳輸穩定可靠,為防汛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今年汛期,出山店水庫數字孿生系統將正式上線,為防汛工作提供更“智慧”的決策。
3、海河流域水利名片-鶴壁市盤石頭水庫
淇河自太行余脈奔涌而下,在中游的峽谷段,盤石頭水庫橫臥于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盤石頭水庫成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之間的“水文咽喉”。作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盤石頭水庫總庫容6.08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915平方公里,占淇河流域總面積的89%。除了保障農田灌溉,盤石頭水庫還擔負防洪、工業及城市生活供水、水力發電等多種任務。
在盤石頭水庫調度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水位、流量等各項數據?!拔覀兘ǔ闪税ㄓ晁樽詣訙y報、大壩安全監測、視頻監控在內的智慧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實現調度分析。”王雷說。從“人防”到“技防”,盤石頭水庫運行保障的智慧化轉型,正為水利插上科技翅膀。這座“會思考”的水庫將繼續守護淇河安瀾,《詩經》中美麗的淇水,也將依舊帶給人們美好的生活。
4、長江流域水利名片-打磨崗灌區
連日來,豫西南地區高溫少雨,土壤失墑較快,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了嚴峻挑戰。但打磨崗灌區的水利設施保障了灌區農田用水無虞,一望無際的麥田在引來的灌溉水的滋潤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灌區依托上游的打磨崗水庫和云露湖水庫的水資源,通過管道輸水,科學調控,采用高效節水灌溉設備,保障了10多萬畝農田的用水。如今,作為全省wei一采用管道輸水、自流灌溉的中型灌區,打磨崗灌區的灌溉面積達11.78萬畝,同時供應4個鄉鎮10萬人的飲水。
在灌區新建成的1200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地下輸水管網、噴滴灌設施和智能給水終端助力當地抗旱澆麥。農民通過手機掃描供水設備上的二維碼或登錄小程序即可實現隨時澆水。
“掃碼澆水背后的數據庫與模型庫是打磨崗灌區的‘智慧大腦’?!眱揉l縣水利局副局長王恒介紹,打磨崗灌區搭建智能專業模型與平臺,讓數字孿生技術與用水供需精準對接,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為提升節水效益,打磨崗灌區對農業灌溉用水進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并實行農業用水獎補機制。
近年來,河南省全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正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抓實抓細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水利重點任務,加快實施水網重大工程和水庫灌區建設改造,不斷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水利基礎,為端穩端牢中國飯碗作出更大水利貢獻。真正體現我國中原糧倉背后的“水利力量”。